行业动态
文化康养及基本养老


漫话文化康养

所谓“文化康养”,一般是指“在文化生态的环境下或方式,开展(从事)健康养心、养身、养护的工作(产业)”。

所谓“文化生态”,一般是指具有文化艺术范畴特征(或途径),并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结合的康养方式等。此文化艺术,泛指大文化、跨文化等概念,包括节气文化、旅居文化、饮食文化、健身文化、休闲文化、健康文化、种植文化、乡野文化等。其中,尤以哲学、文学、美学、社会学、心理学、医学等学科综合性的指导。包括最为贴切的具体有:《周易》、《黄帝内经》、《道德经》、美学等专业书籍导入,知行合一,健身与康养结合。

所谓“养心、养身、养护”,主要是指康养中人的心理健康和身体素质最为基本和重要。人在晚年,有的归纳“康养、医养、护养”这必须经过的三个阶段。康养阶段,一般是指老年人还处于健康或亚健康的特征。医养,则主要是要通过医学手段或途径来达到;而护养,则基本处于需要专业护理的阶段。三个不同阶段,有着三种不同的康养方式和康养需求。

我国泰康保险提出了“文化养老”模式。泰康人寿创新实践“文化养老”社区,尝试重塑国人健康养老价值观和社区关系。目前已完成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三亚、苏州、成都、武汉7座城市的布局。其中,北京燕园已在2015年6月第一个开业。主要是实施“医养融合”和核心战略以及文化养老创新养老价值观。集高端居住、疗养度假、体育休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社区。推行“时间银行”,推进志愿者活动。

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提高,对于退休人员如何发挥余热,如何在再就业中延缓衰老过程,也提到相关国家的议事日程。文化康养需要国家的政策和制度提供支持和保障。据日本共同社11日获悉,日本厚生劳动省将在18日的社会保障审议会小组会议上出示方案,提议将目前为60岁至70岁的领取养老金起始年龄可选区间,扩大至75岁。日本政府另外还在讨论修改制度,以促进老年人就业和为退休生活积聚资产。

2019年9月12日

保障基础性养老,适应多元化需求

继2013年9月6日国务院发文《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》以来,今年10月23日,财政部会同民政部、全国老龄办联合发文,明确全国推行将养老补贴列入财政预算的制度。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,早就(浦东率先)全面实行这一公共性财政政策,需要借这东风,进一步总结经验,找出不足,为全面加快实施国务院养老服务业政策,高度认识养老服务业已上升到国家战略之一,统一部署,统筹发展。

据我所知,养老财政补贴包括居家养老服务补贴、民办养老机构的床位补贴、养老服务组织的购买服务补贴等,最终实际受惠对象基本都是一批高龄、失能老人等。随着地方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,政府确实应该加强力度,充分保障这些基础性养老的公共财政投入,并视条件适当调整提高资金补贴的额度,倡导实施“适度普惠型”养老服务制度。

上海60岁以上老人已经占到全市户籍人口的27%,数量庞大,并呈现低、中、高不同品质的多元化需求。对于那些经济实力偏低、年龄处于接近高龄、身体功能还没进入全面衰退等这批“夹心层”老年人的服务需求,由于政府公共资金杯水车薪,这就需要通过实施扶持性政策,引导社会力量,建立养老服务产业基金,鼓励民间机构积极参与并创办养老服务业。要有效采用政府调控中的市场竞价服务。建议积极争取国家选择上海在崇明、浦东、闵行、徐汇等地区,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,在财政、金融、用地、税费、人才、技术及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综合创新。

为使财政养老补贴具有高效性,应定期开展对财政养老服务补贴的后评估。同时加强对开展提供养老服务咨询的民办机构主要人员,加强业务专业培训。可引入国际先进养老服务业理念和管理经验,促进本市的养老服务业朝投入、产出、消费、服务等的良性循环产业链健康发展。

2014年11月1日

(莫忽视“夹心层”老人的服务需求   —《联合时报》2014年11月4日第2版“三人谈”栏目)

创新养老思路,推进养老服务

一、老年社会快速到来已是全球共同应对的社会发展难题

在2015年10月1日国际老年人日,联合国发布一份报告说,全球60岁及以上人口约9.01亿,占世界人口12.3%。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16.5%。全球范围内,60岁以上的人口数如今已超过5岁以下儿童的人口数,到2050年,60岁以上的人口数将超过15岁以下的人口数。报告称目前中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,有2.09亿。世界卫生组织提出:世界人口正在快速老龄化。2000年至2050年,全球60岁以上人口,从11%增长至22%。预计绝对数从6.05亿增长到20亿。

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,中心城区的老年人口日益增多。如:截至2014年底,上海的老龄化率达28.8%;徐汇区户籍人口91.82万人,其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26.95万人,占全区人口的29.4%;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5.51万人,占全区老年人总数的20.5%。全区共有纯老家庭老年人6.39万人,独居老人1.7万人。具有老年人口总量多、比重大、高龄化突出、独居纯老家庭较多的特点。

二、健康中国伴随养老产业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

2013年9月6日国务院直接发文《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》(国发2013年35号文),明显把养老服务业提高到一个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和部署。201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出台的《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 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》。

当时预测我国老年人口2020年将达到2.43亿,2025年将突破3亿。笔者曾经参与浦东“十一五”养老财政资金补贴后评估及全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咨询课题等,在2012年就提出影响养老服务业发展中的三大瓶颈:一是“以房养老”探索的金融瓶颈,这主要涉及到支撑养老服务业的金融体系还没有建立和健全。二是民办机构养老土地属性瓶颈。这主要是涉及扶持民办养老机构的土地政策。三是社会力量养老融资平台瓶颈。这涉及到养老机构难以招募到高水准的养老护理人才。许多民办养老机构融资相当困难。

今年9月初,国家卫计委已全面启动《健康中国建设规划(2016-2020年)》编制工作,十八届五中全会10月26日召开, “健康中国”将上升为国家战略,并与养老服务业紧密结合起来。麦肯锡预测医疗健康将引领中国下一轮重大创新。

三、创新思路,养老服务业要大力推进医养结合

徐汇区多年来围绕构建“9073”养老服务格局,从本区深度老龄化的实际出发,从政府职能、服务形态、工作方法和联动机制上不断探索和实践,提出了“搭建平台(组织、政策、沟通)、建立机制(意见、办法、规则)、形成可能(政府、市场、社会)、确保基本(优抚、困难、弱势群体)、激发市场(规模、产业、购买力)、实施监督(计划监督、过程监督、绩效评估)”的老龄工作发展思路。并设计了“三横”(机构养老、居家养老、社区服务)、“三纵”(不同的服务类型,服务形态和服务对象)、“两交叉线”(项目化服务和信息化服务;社区、社会组织、社工的“三社互动”,政府、社会、市场的“三方合作”)的老龄工作管理服务网络。

还是需要跳出传统的以民政为主的9073框架模式,不断创新养老思路,树立养老新的理念。

1、根据不同阶段年龄的老年需求,制定和提供相应的服务

2014年7月,笔者在上海《每周广播电视周报》评论版,就今天我们如何关爱老人,认为:关键是要了解和适应不同阶段、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实际需求。从而提供相应的基础服务。(1)一般而言,男60岁、女55岁退休后的十年,这阶段,朋友聚会、外出旅游、上老年大学,参观画展、或仍旧被回聘(外聘)工作等。是一生中经验智慧集聚爆发的钻石岁月。关键是不能让刚退休的老人产生失落和寂寞感。期间,可以多做些公益事业。(2)男70岁、女65岁后十年,一般老年病(属身体自然退化发生)的病症会多发。这阶段,继续要锻炼和保养身体,继续阅读学习和旅游社交。知识分子则一般要著书立说。(3)男80岁,女75岁后,继续要延年益寿,到了90岁后,则是要坦然面对生命的归宿和灵魂的转续。《西藏生死书》是一帖提供临终关怀的精神慰藉。是修身养心圆满的最终体现。

2、大力借鉴和推广国内外创新的养老理念和模式

(1)荷兰的“生命公寓”快乐养老模式及《第二人生的智慧》

生命公寓在规划时,囊括医疗、照料、养生、生活等内容,使养老机构成为一个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需求的场所,而不是单一的存在。选址上,是基于以社区为基础的城市开发,包括老年住宅与养护,避免形成痛苦的孤岛。居民、零售商、看护人员和运营公司等利益相关方汇聚一体,将建筑开发和城市规划与指导运营机构的专业技能紧密结合。更突出的是:在一个居住区域里,至少有1/3的居住者是身体健康和生活自理的老人,不同年龄、种族、经济条件的老年人生活、融合在一起,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。在生命公寓系统里,提供大量机会让老年人自理生活,并保持独立和自尊。生命公寓采用的是鼓励和积极的生活方式,“Yes”文化强调通过老年人与环境互动,保持个人对生活的最佳掌控。

(2)我国泰康保险提出的“文化养老”模式

泰康人寿创新实践“文化养老”社区,尝试重塑国人健康养老价值观和社区关系。目前已完成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三亚、苏州、成都、武汉7座城市的布局。其中,北京燕园已在2015年6月第一个开业。主要是实施“医养融合”和核心战略以及文化养老创新养老价值观。集高端居住、疗养度假、体育休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社区。推行“时间银行”,推进志愿者活动。

(3)万科携手两大重量级伙伴,打造三条养老产品线。

携手上海地产集团、上海中医药大学,将三方各自在经营管理、项目获取、医疗护理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,成立三方合资公司,着力打造“社区嵌入中心、城市全托中心、持续照护社区”三条产品线,满足全面及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。2014年,首个嵌入式中心已在上海万科城市花园开展。

3、促进“智慧养老”与“智慧社区”相结合

徐汇区民政局已通过购买服务,依托久久关爱为老服务信息平台,为全区老年人提供分类服务。截止目前,加入平台有5万余名老年人,其中主动关爱5000名。还可以通过为老服务平台,整合各类为老服务资源。如“掌上社区”。包括:1号秘书、便民服务、个人中心三大版块。其中1号秘书有特色服务、站点分布、问卷调查等。在特色服务中有7大版块,第一就是家政服务,包括养老护理等。目前已在嘉定等社区推行。

推荐

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文化

2022-09-04

红旗渠精神永在!

2022-11-03

优质文旅产品让生活更美

2024-02-17

习近平:当前经济工作的

2023-02-16